详细内容
“薯類農產品保質減損關鍵技術”項目獲得重大突破
為充分發揮機械強農,科技強農作用,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薯類農產品保質減損精準控制,浙江省農業機械研究院聯合浙江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杭州蒲豐視覺檢測科技有限公司等開展相關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應用。近日,“薯類農產品保質減損關鍵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項目組利用機器視覺與高光譜快速無損檢測技術,結合計算機深度學習技術,實現馬鈴薯的外部品質快速無損檢測,可以進行馬鈴薯黑心病、發綠、發芽、破損等不良產品的自動化篩選,以及馬鈴薯的糖度、蛋白質含量的快速無損檢測。該項技術已經在理論研究分析與實驗室產品試驗取得成功,并進行工程樣機的試制,目前可以完成每小時2500個樣品的檢測。
下一步,項目組將通過深度學習訓練及優化,提升檢測的精度,并結合精準稱重與包裝系統、儲藏環境控制與預警系統形成數據共享平臺,實現馬鈴薯保質減損儲藏與快速供應市場的能力。